阿雪 | 一位前線社工、母親,盡最大能力陪伴年輕人

事實上,社會服務的目標與對象現時存有落差,如果想找這些制度上照顧不到的年青人,有部分正正是現在這班抗爭的年青人。當社會運動令這群年輕人曝光時,反而我會問,究竟政府有多想幫助他們?
— 阿雪

記者:Tea Leaf

插畫家:Tendarken

6月12日 是前線社工的起點

都是因為612*。當日我見到實在太多不公義的畫面。為甚麼這麼多的小朋友要這樣呢?無緣無故地遭受催淚彈。

我前一晚(6月11日)已經去過現場,當時非常和平,還有基督徒唱聖詩。那晚真的很多中學生,而且有部分會過夜,印象十分深刻。到了6月12日,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身處我兒子的幼稚園畢業禮。我有同事、親戚都到了立法會、金鐘一帶。「吓!有催淚彈!」,我實在很擔心有人有事。那一下的無力感,使我細想,其實自己有沒有甚麼可以幫手做得到呢?看見年青人被警察欺負,不論是否社工,作為大人都會憤怒。就是這一個心,想做一個陪伴的角色,支持他們。所以就出來幫手。

6月的時候,開始有義士自殺,然後有不同的悼念會等活動。於是我就開始出來待命, 看看有沒有人需要情緒支援,我看到有些市民真的很傷心,所以我們不只是支援年青人。總之,在這場運動裡,有甚麼我們可幫忙的,我們都會盡量出來。一邊出去幫忙,然後一邊問自己的底線:「究竟預備好了沒有?當有被捕的風險,會不會仍出去?」我考慮了一會,有時候覺得,如果小朋友可以這麼勇敢的話,為甚麼我不可以呢?雖然有風險,但我也有方法保護自己。只有保護好自己,下次才可繼續站出來。

前線社工的工作

6、7月還未如此頻繁發射催淚彈的時候,為了讓警察分辨我們是在工作,並不是示威者,我們不常戴上裝備,僅戴著社工證就站在前線。警察發射催淚彈的時候,我們通常就把毛巾弄濕,蓋著口鼻就走了。我們亦會盡量站在側邊,靠近記者,到最後一刻,警察清場時一下子衝出來,我們才開咪,期望他們執行職務時盡量保持冷靜。

我們會跟記者一齊跑,有時跑得快過一些記者,還會和防暴跑。我們很想去較前線的位置,總之就在「衝衝子」的前面,站在他們與警察之間。在那些位置,甚麼彈甚麼水我都嘗過了。吸過催淚彈的後遺症最厲害。腸胃很不舒服,「咕嚕咕嚕」的,而且頭會很疼,怎麼吃止痛藥還是無法紓緩痛楚。深呼吸的時候亦會不順暢,有朋友也勸我:「你好照下肺啦!」是的,我有時間就會去照。我想看醫生也擔心碰著藍絲醫生——現在所有事都分顏色。

我們現在的工作越來越困難。警察對我們開咪的反應有很大差別,有些真的相對冷靜。我相信開咪之後,總有一部分人會聽明白,我們是盡量做,希望有些警察會因此而克制。不過,部分警察真的失控。我們越來越難得到被捕者資料。根據我們觀察,我覺得警察在用三種方法阻撓我們取得被捕人士的姓名;第一,警察的動作會令他們不能說話,例如:壓著喉嚨;第二,當我們問名字的時候,就不停的發出嘈音,讓我們甚麼都聽不到;第三,他們把防線推到十米以外,「母雷公咁遠」,使我們不能掌握任何資訊。我真想告訴警察:「即使你要拘捕一個人,他們亦有權利接觸律師,盡快聯絡家人,或者應讓我們陪伴未成年的小朋友。」

被捕後的支援

現在越來越多小朋友被捕,我們也有做一點後續支援工作。上星期,當我正在照顧兒子,看著電視直播,「哇!什麼事!年紀這麼小的小朋友也被捕!」我見到有個認識的人被拘捕,所以我立刻幫他找律師。然後到了警署,在警署見到他的家長及朋友。被捕者全都被鎖在裡面,不知過了多少小時後才能見到律師。警署裡見到其他被捕者的家長和朋友,會和他們談談,做點情緒支援。看見他們的家人朋友在報案室外等候時,其實他們是很擔心。當然我最擔心的是:「慘啦,他們會不會被抓到新屋嶺?新屋嶺我去不了……」幸好還是在警署,不知過了多少小時,他的名字終於出現,我可安心了。

一幕幕警察在拘捕過程的暴力畫面,再加上很多謎團未能解開,尤其是831事件**,和現在沒停過的浮屍事件,大家都十分希望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警察也有為他行為負上責任的一天。大家都要相信這一天會來臨。我很相信一句:「有 Will 才有 Way」。 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想法,然後就去想辦法成事。一定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前線抗爭者——被制度遺漏的一群

我曾想過轉做以年青人為對象的工作,但我最後選擇了現時的支援方式。我本身不是做青少年有關的工作,我都是用自己私人時間出來幫忙。

事實上,社會服務的目標與對象現時存有落差,如果想找這些制度上照顧不到的年青人,有部分正正是現在這班抗爭的年青人。我相信,在傳統青少年中的心裡,未必可真正接觸到現在前線,甚至中線的年青人。 他們有些離開學校,不會去青少年中心或參加活動,但又是否等於沒有需要呢?

當社會運動令這群年輕人曝光時,反而我會問,究竟政府有多想幫助他們?用什麼形式去找他們,去幫他們?但當然,大家都知道政府做事的效率,所以也不能等待他們在政策上做些什麼,又要討論,又要諮詢,之後才能推展到前線服務,才會出現大轉變。這樣肯定不會追得上這場運動的變化。我現在用一種非正式的方法,在抗爭中幫忙,算是另一種比較實際的支持。

前線社工與媽媽的角色

這個暑假我較積極參與運動,幸好家人支持,亦幫忙照顧孩子,但開學後我覺得我作為「媽媽」的角色要先歸位。我們暫時沒有帶小朋友出去遊行或集會,因為變數太大了。有時見到帶著小朋友的遊行人士,我都十分佩服。遊行時幾小時都只能站著,小朋友又不能抵暑,若然又哭又要上廁所,我上哪裡找呢?別說小朋友了,大人也難受。但難受也能撐那麼多小時,我覺得這一刻香港人都沒有放棄過。

這場運動有機會是一個長期戰。無論哪一個崗位,社工、衝衝子、和理非、記者……所有人也好,都要讓自己的生活找到平衡點,才能抗爭下去。雖說想在9月開始多點陪伴孩子,但我卻仍然在街頭幫忙。遲些小朋友又開始默書、測驗、考試,我也不知道我還能出來多少次。未來的日子會怎麼樣呢?盡做啦!

香港有著2047的大限。作為母親,為了下一代,我亦有考慮移民。但我也有掙扎,在這場運動當中,我真心覺得其實香港人真的很高質。香港人是有希望,雖然荊棘滿途,但十分團結。除了現場的抗爭者,還有很多人都在做不同的事,例如:全城罷食美心、「撳飛唔幫襯」……參與各種形式抗爭。

自由——更高層次的追求

整個運動一直在變,大家亦不斷進化。這兩三個月來,香港經歷高高低低,惟身分認同卻前所未有地強烈。今次運動是年青人主場,香港的未來是屬於他們的。如果真心想幫他們,就應該給予他們自由。自由是十分基本的人權,也是現在幾百萬人渴求的東西,亦令香港與大陸有分別。當然每人對生活的要求都不一樣,在需求層次理論當中,反映最底層的需求只是溫飽,但「真香港人」不只是要求這些,而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追求。

這是很艱難的一場仗。在中共政權底下,我們好渺小,我們能做的實在很少,甚至有些事覺得沒什麼可能。所以外國支持是很重要。有時看見海外香港人或外國人了解到這件事,一同支持香港人。在香港的我們,其實很開心,很溫暖。這陣子有個口號:「不是因為見到希望才堅持下去,而是因為堅持下去才見到希望」。這是十分要緊,要團結,要堅持。總之不割蓆。總之大家一起加油!


*612:6月12日,反修例大遊行後,首次的大型佔領行動。民眾佔領政府總部及立法會一帶馬路,阻止立法會恢復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二讀辯論。

**831事件:8月31日,有防暴警察速龍小隊成員衝入太子站,無差別襲擊遊行後的示威者及其他乘客,其後太子站關閉數日,市民質疑警方及地鐵隱瞞當日是否有死亡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