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o | 前線者自白 — 暴力與理性之間

Tingo 是名三十多歲的香港人,他在四月辭去工作並自己創業。自己做老闆讓他有足夠收入之餘,還有更多空閒時間。雖然如此,他仍選擇把時間和精力投入於抗爭前線。來看看他的原因。

如果我們這次輸了,我們的孩子才會是最苦的一群。就當為了他們,想一下自己還有甚麼可以做,盡力而為。不單「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每個支持這運動的同路人一樣「缺一不可」。
— Tingo

記者:紳士大哥

攝影師:紳士大哥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不是因為考慮甚麼,而是這運動所花費的氣力與時間,比很多人的想像多很多。之所以決定把故事寫出來,或多或少是希望,在某種命運來到之前,無論如何都好好作一個紀錄。

我叫Tingo,是隨時會被捕被消失被自殺的「前線」。

我是一位30多歲的香港人,過往一直都不算活躍於社會運動,更遑論會走到前線。四月時,我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並開展屬於自己的事業,之前工作儲下的積蓄已足夠我輕鬆生活,自己做老闆也可享更多自由空間,可以說完全符合了所謂「收成期」的標準。然而我卻選擇不逃避,踏出了不少人會猶豫退縮的一步。

6月後不再一樣

2019年612當天,我原本和普通遊行參與者一樣,打算表態一下便回去。遊行時看到一些年輕人在運送物資,當時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幫一下忙,便上前去了。沒想過,在到達前線後,只因為一句話,就讓我的生命起了如此大的變化。當時我放下了物資,這時眼前的一個年紀很小的人對我說了一句:「我們頂了廿多個小時,可以幫忙頂一陣嗎?」

說自己是前線,我知道不少人第一時間腦海呈現的字眼,就是「勇武」、「裝修」、「私了」,甚至對警察作出種種攻擊等景象,似乎已和前線的形象不可分割。但我所體驗的,卻是另一回事。由六月參與至今,其實我只在剛剛昨天第一次參與了「裝修」,其他的所謂暴力行為,我從來都沒有做過。我這樣說並非是為了把自己推到道德高地,因為我的每一步都很被動。「私了」的參與者數目其實相當少。首先,我們並不會主動攻擊任何人,幾乎所有「私了」的情況,都是由自衛引發的。例如,有說法指有人單單只拍了幾張照片就被打,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示威者在前線神經崩緊,被拍攝時尤其敏感,吵著要拍攝者刪相已經是最大的忍讓,偏偏拍攝者的態度強硬,甚至出手推撞,引來肢體衝突的反應就不出所料。

前線的真實經驗

我自己沒有被普通人襲擊過,身處位置附近雖曾出現過「私了」的情況,但卻沒甚麼參與的空間,只能旁觀。至於和警察衝突的情況,就更加難遇到。最大的原因,是警方現時的策略已和以前不同。他們自612及71之後,根本再沒有讓示威者「埋身」(接近)的機會,他們離遠已經施放催淚彈,繼而發動全體攻擊。以前那種推撞的情況再不復見,純粹變成一方打人、另一方被打。你從新聞片段見到有個別警員衝得太前被示威者打,都是極之罕見的事。我們絕大部分前線人員身上的裝備,不過就是面罩頭盔,完全稱不上武器,警察全副武裝(Full Gear)衝來,怎會硬拼?

當然,即使我已經是一見到警察衝擊就退,也難免食過幾次彈,而且並非催淚彈那樣「小兒科」(低水平),而是橡膠子彈、海綿彈之類的高火力武器。我受傷比較嚴重的有三次,都是中那些子彈,其中一次子彈先射到我面上。即使眼罩卸去了大部分力度,但臉上還是被射到流血。然後子彈再反彈到胸口上去,痛得我幾乎窒息。然而,這種痛苦更加堅定了我的意志。這份堅定並非所謂「遇強越強」的精神,而是更純粹的一種「愛」。在前線上,你會驚訝地發現,大部分人其實都並非那種很有體能、運動能力強的人。我本身是個「足球痴」(狂熱分子),做慣運動,很易就看懂一個人的運動能力。其中有些前線手足是小孩子,連發育都未完成,另也有不少是連跑步都不習慣的人。他們也許會很勇敢地向警察丟雜物,但他們可以構成的傷害根本微乎其微。相反,當警察前來衝擊的時候,他們就陷於極危險的處境。

正因如此,我很早就清楚知道自己的角色不是去「打」,而是做保護者。

我的角色

現在每次出去,最重要的配備,就是雨傘。有時看著那些小孩子,你知道他們無論如何都想衝前去攻擊,我便會撐著傘在他旁邊,盡量為他擋,有時擋子彈,有時擋警棍,唯一想做的,就是盡量令他們受到的傷害減到最低。

新聞畫面總是集中在最激烈的衝突上面,這是很自然的事。但有誰想過,其實所謂的前線,大部分都沒有深仇大恨?有誰想過,很多人其實都像我這種,默默地做防守,保護其他不懂保護自己的同路人?我和不少有類似想法的人都不衝動,也沒有血海深仇,我們很清楚自己的行為,是要給社會和當政者一個訊息,破壞並非我們的初衷與訴求,我們面對的,卻是一個由始至終掩耳不聽、一意孤行的政府,以及被授權使用武力,卻大肆濫用權利的紀律部隊。

同路人

然而,我們心底裡還有一種憤慨,並非針對政府,而是其他冷漠的人們。很多人都知道,前線的人員力量一直在減少,我們一直在撐,不知能夠撐多久,我們實在希望能有更多人出來支持。政府的反對通知書是有一定阻嚇作用的,令許多認同我們理念的人,因為那一點點的恐懼而退縮,並以家人、仔女做藉口。但我想讓這些人知道,前線的人是一群那麼稚嫩的孩子,甚至有時女孩子還比男孩子多。相比之下,一些跟我年紀相約、身體健壯的朋友,例如一起「踢波」(踢足球)的那些朋友,他們卻退縮到一個地步,連平日生活都不吭一聲,明明心裡想反抗,但實質卻不打氣,又不支持。我好希望告訴他們,我們需要更多人站出來,我們需要更多人的支持,無論以何種方式,做到幾多就幾多。那些遊行完就當無事發生過的人,才最叫我心痛。

這場社會運動進展至今,竟然還有人妄想香港可以一覺睡醒,便能回到過往風和日麗的日子,這是相當天真的想法。那些年輕人在外面誓死拼搏,為香港的未來努力爭取,也同時為更年輕的下一代爭取。相反,那些中年人卻安居家中,坐享其成。請記住,如果我們這次輸了,我們的孩子才會是最苦的一群。就當是為了他們,想一下自己還有甚麼可以做,盡力而為。不單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每個支持這運動的同路人,也一樣「缺一不可」。

一起努力吧﹗香港人,加油﹗

我係Tingo,我係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