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之母:「每一個想法,每一點貢獻,每一點行動都可以對這場運動造成極大的影響。」

從前我總覺得香港人很自私,就如在地鐵上沒有人會讓一點空位給你站好,從來不會關心你。這就是讓我覺得這場運動對香港人影響很大的原因:它把各路中人連結起來。
— 連儂牆之母

我是一名室內及建築設計師。我在2014年的雨傘運動中首次參與社會運動,但我並沒有擔任任何重要的角色。雨傘革命失敗後的幾年,我失去了方向,不知該怎麼做。我想許多人也不知道以後何去何從——有些人甚至不再看新聞。

5年後的2019,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運動爆發,並再度成功地驅使很多的香港人站出來發聲。我,當然也在其中。我很想為這場運動做點什麼。雖然我們不能全都站在前線,與警察對抗,但我相信在這場運動中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方法為這場運動做出貢獻。

而這正是跑馬地(位於港島,我所住的地方)連儂牆背後的理念。當時我和我幾個朋友早有建立連儂牆之意。然後在某個星期日的一場示威過後,我看見有其他人把不同的文宣貼在一面墻上。「我們有著共同的想法!」於是我通知了幾位不住在跑馬地但願意幫忙的朋友。我們決定建立一道連儂牆。

我地係香港人:「每一個想法,每一點貢獻,每一點行動都可以對這場運動造成極大的影響。」

那一晚,我印了很多不同的海報,把「連儂牆」三字寫在了牆上,並貼上寫了文字的便利貼。我們三個一起去了,因為我們覺得這樣比一個人安全和更有效率。那一夜,我們很快把海報都貼了上去——大概用了十到二十分鐘吧。剛開始的時候,牆上只有三十張便利貼,和大約十張海報。我們之中沒人能想象到,這道牆以後會變成現在規模這麼大的連儂牆。

牆建好後的幾天,越來越多人把文宣和心聲貼在了這面牆上,可惜一個星期後牆上的文宣就全被撕下了。當我再次回到牆面前的時候,我眼前已是空空如也。我與朋友決定當晚立即重建連儂牆。

當我正準備回家拿材料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名男士開始重建連儂牆。我上前問他需不需要幫忙。這時我看到了他手中的幾張貼了很多便利貼的A4紙。我此時感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這些便利貼就是早前已貼在這道牆上的!

「我將地下嗰啲全部執曬起身,帶曬返屋企,咁樣我就可以將佢哋黐返好。」他解釋道。他還用膠水而非膠紙來重修連儂,如此一來牆上的文宣就更難撕下來了。

我和我的朋友們加入了他的修復工作,一隊人一起重建了連濃牆。在修復期間,有其他熱心的市民甚至為我們購買了雪條和飲品。你真的能夠感受到所有人都想幫忙的心情。那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

我們在跟他說話的時候,他退後一步去抽煙。他把手探進他的袋子裡,發現了最後一張的海報。那是一張關於6月15日義士在太古廣場身穿黃色雨衣墜樓而亡的海報。

「係爭呢張啦,有咗呢張就終於完成啦!」他在把海報黏在牆上時說道:「終於可以瞓返個安穩覺啦!」

我們往後一點站著,歡賞全牆美景,也跟那個男人再談一會兒。他告訴我們他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司機,所以他每天都會聽見他們的政治宣傳。他說那些令他非常憤怒,所以他想為此做點什麼。相談過後,我們互相道別。我當時還以為我以後再也見不到他。

然後,一件神奇的事發生了。

那時我剛在中環開完會,見到一輛賓士在中環的街旁駛過。我看見司機的樣貌,覺得似曾相識,然後我發覺這位在擋風鏡後的人正是我在跑馬地連儂牆遇到的那個男人!那真是巧遇。我看著他載著一個人走,那人應該是他的老闆吧。我想他並沒有發現我,但那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刻——猶如電影裡的情節。

剛開始把海報貼在連儂牆上的時候,我在連登(一個在香港十分熱門的討論區)發表了一篇尋求幫助的帖文。續漸地越來越多人聯絡我。有人把我加進了一個跑馬地群組。之後事情發展十分迅速。我們在牆邊帶著準備好的便利貼和海報聚集。有時甚至還能在剛列印出來的海報上,感受到列印機的餘溫。

我想這就是「如水一般」的意思吧——在短時間內有效率地做到奇妙的事。在此之後,這面連儂牆一直都有不同的人在修復,重建和擴建。我現在去連儂牆沒有以前那麼頻繁了,但我知道我不再需要,因為那面連儂牆一直都會有人照顧和修復的。

我覺得這正是這場運動最激動人心的部分。不論你身在何處,身邊總會有一群人願意結盟。從前我總覺得香港人很自私,就如在地鐵上沒有人會讓一點空位給你站好,從來不會關心你。這就是讓我覺得這場運動對香港人影響很大的原因:它把各路中人連結起來。

2014雨傘運動與現今

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雨傘運動與現今的抗爭不能作為兩件獨立事件比較。事實上,我認為前者到後者是一個過程。沒有雨傘運動,現在根本不會有這麼多人走上街頭。當然,我們的抗爭方法與當年已經非常不同。我們已經從以前的錯誤汲取教訓,採取了更好的戰術。

我相信無論這次抗爭成功與否,它也會青史流芳。追求民主的意識早已植入香港民心。

清潔香港

我剛聽說有人正在策劃「清潔香港」這個破壞連儂牆為的行動時,我非常憤怒。但我想我們都在某層面上變得成熟了。現在我們聽到這些行動時就一笑置之。你可以在建制派的行動中看到共產黨對人民噤聲的手段。建制派如何君堯之流還被認定與黑社會有勾結。但對我們來說,這實在有趣。當他們揚言要把整面牆都撕下來時,我們就說:「多謝你把過期文宣撕下來!又可以貼最新的文宣了!」

微小的行動裡團結一致

最後我還想再分享一個小故事。幾個星期前,我萌生一個想法,想為前線示威者購買防毒面具。於是我在亞馬遜上找尋了一會兒,然後決定去找我的一些同事來一同購買。

有一個非常成功的銷售員同事,之前已對我說過,不能上前線十分愧疚。我問他:「為何我們不為前線購買一些裝備?很多年輕人為了買裝備,連飯也不吃,而他們似乎也對捐贈餐券的行動沒有太大好感。」我同事想也不想就說好,並要我為他訂了十套。

我把購買裝備的行動告訴了我其他的同事。忽然之間他們每人都說要捐贈十套裝備。現在我家還放著準備被拿去送給前線示威者的40套裝備。

我寫下這些故事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凸顯我在這場運動中的貢獻,更何況與前線示威者所付出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而是因為我想告訴所有人:每一個想法,每一點貢獻,每一點行動都可以對這場運動造成極大的影響。即使你感到你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當你把所有的小事放在一起時,那種力量卻是能無比強大。

接下來是我想對香港人說的話:不要低估了自己所能做的事。我希望我們能不被自己或他人分化。小心照顧自己,保護你能保護的人。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但是我們會齊上齊落,共同進退,永不言棄!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


記者:Memo

相:連儂牆之母